談談石雕廠是如何制作石雕佛像的?
石雕佛像的藝術魅力總能影響人們,產生共鳴。而石雕佛像雕刻則能凈化人的心靈,那“端莊穩重”的靜穆,那“端詳和藹”的神情,那“柔細輕巧”的僧衣,那“含蓄典雅”的姿態,節奏、顧盼、韻律、飄逸、祥和,處處體現著清凈的佛教氣氛。而留存下來大量的石雕佛像雕刻、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也為我們創作提供了構思的源泉。
在選擇石料的時候,開始把中國文化融入其中。一方面是根據石料的本身特點,從掌握的石雕佛像素材與之相對應;另一方面還可以按照事先的藝術構思,去尋找適合表現的石料。兩者相互結合,互為補充,面對浩如煙海的石雕佛像樣式設計及創作素材,強調中國元素的融入。以對佛的理解,對人物雕刻技法的掌握,對花崗巖特性的熟悉,對石雕佛像雕塑精神的傳承,對藝術的追求,對文化的熱愛和對花崗巖石雕人物素材的推廣,仔細斟酌,力求每個作品接近優良,使之充分展現花崗巖石雕佛像的風采,展現石雕佛像的雕刻精神。
石雕佛像,是人們對于神精神寄托的實物體現,是中國佛教文化不斷傳播的承載物。花崗巖,蘊于山川,有著天地之間的靈氣。花崗巖色澤的美感,巖石的堅固,是佛教雕刻的珍貴材質。唐代的花崗巖佛教石雕經過前期的鋪墊,融合新的造像樣式,并以當朝的審美觀進行改造,成為了一種新的佛教石雕佛像藝術新形式。在佛教石雕佛像上,我們不但能夠看到它所體現的佛教文化,也能感受到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。
佛像是傳統藝術,經常被用來在寺廟中進行崇拜。佛像的形狀和外觀屬于那種寧靜。表示真誠信仰的顏色一般由石頭制成,如著名的龍門石窟,因此它也被稱為石佛像。中國古代石雕佛像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,是供人們崇拜的精神食糧。佛教徒修行佛教的方法之一是看石佛像考慮冥想。可以縮短與佛教的距離。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,靈魂將轉向較高的精神追求,增進文化藝術和宗教信仰的發展。
當前標題:談談石雕廠是如何制作石雕佛像的
標題路徑:http://m.2m8n56k.cn/hangye/shidiao/n36306.html
聲明:本網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用戶投稿、用戶轉載內容為主,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。電話:028-86922220;郵箱:[email protected]。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: 創新互聯